牛宝首页开户:杏一药局跨足电商 解除口罩警报
牛宝首页讯 新冠疫情肆虐之初,全台掀起一波波的口罩荒,杏一药局的口罩铺货速度竟还比超商快,如何做到?
4月中旬,林口长庚旁的杏一药局,N95口罩、酒精棉片等热门防疫物资,一应俱全,“如常”到令人吃惊;难道没人抢购吗?一位糖尿病患者说,这次很多病友抢不到酒精棉片,无法测血糖,很焦虑,幸好他已加入杏一会员,在线订购。
SARS事件学到惨痛经验杏一利用精准行销系统,将医疗用品保留给真正急需的人,关键就是集团布局智慧物流营运中心已久。杏一执行副总魏子文回忆,农历年前,政府还未管制口罩,杏一数码系统就已预警,各加盟门市口罩订购异常。
嗅到不寻常的气氛,杏一检视销售数据,发现非会员消费者竟抢购口罩,“恐慌性抢购,就算我们备货再多,都不够卖。会让真正需要者买不到。”
杏一董事长陈丽如二话不说,启动紧急状态,下达“口罩限购令”,比政府还早。魏子文得意说,因为智慧物流平台,让杏一门市口罩铺货速度还比超商快。
酒精棉片也遇到同样的恐慌性抢购。买不到酒精,改抢酒精棉片。护理师出身的陈丽如深知,万一棉片缺货,每天都需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怎么办?杏一再度启动精准行销与配货机制,不但非患者采购要管制;这次,各店还主动打给家族有糖尿病史的会员,优先宅配供货。
经历过SARS后,一点风吹草动,便会触动陈丽如的敏感神经。她回忆17年前,和平医院爆出群聚感染时,门市大多开在医院的杏一药局首当其冲。
“每家医院都管制,人进不来,货当然也出不去,”陈丽如回忆,当时,还没有很好的数据资料管理系统,杏一土法炼钢,由各店打给自己的熟客,缺什么物资,就用货运寄。
疫情危机,也让杏一意外打开“数码门市”的转机。杏一从传统的实体门市,一步步建构自己的物流系统与物流营运中心,从B2B到B2C,再到电商;又将实体会员机制,扩充至数码行动会员,以智慧物流串起医药用品数码生态系。
图/即使杏一跨足电商,陈丽如(右二)始终秉持“人”与“专业”,才是药局核心价值。
新冠疫情下,智慧物流生态系也实时发挥作用。陈丽如强调,杏一虽跨足电商,却迥异于零售业者。一般电商服务的是“商品”,但杏一服务的是“人”,是药局的核心价值。也因此,当口罩与酒精棉片被一窝蜂抢购时,有业者趁机出清,获利了结。杏一反而选择付出更多人力与时间成本,将产品保留给需要的病友会员。
这跟陈丽如创立杏一的初衷有关。任职长庚护理师时,她常见患者返家后,因不懂居家护理,也没人可以咨询,连纱布、酒精要上哪买都不知道。返家后不久,又恶化住院,“这不是浪费医疗资源吗?”陈丽如干脆在医院附近开了家医疗用品店,协助出院患者居家护理咨商与医材采购。
标会创业,陈丽如形容初期不懂做生意,胆子又小,进货都付现金,卖一台才敢再买一台。没想到,护理师开的药局传出口碑,各医院都来邀约,陈丽如也培训了一批护理师娘子军,迅速展店。
随著版图扩充,无法再靠人力记帐、叫货、盘点,陈丽如在先生杏一总经理蔡德忠的协助下,启动首波数码转型,从POS系统,到筹建物流中心。
没想到在大陆爆发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,2011年,竟酿成无法收十的塑化剂风暴,席卷全台湾医药、食品、药局产业,无一幸免。陈丽如第一时间下令,化被动为主动,透过数码系统找出购买的消费者,主动提醒会员售出的产品恐有塑化剂问题,愿全额退费。
危机后,杏一业绩逆势攀升,会员黏著度大增。也让陈丽如决定深耕会员,并跨足电商。为集成在线线下,杏一创建自动物流营运中心,也替数码转型,打下精准采购、备货,实时出货等稳固地基。
2025年,台湾将步入超高龄社会,面临人口老化巨浪冲击,陈丽如不敢掉以轻心。杏一正启动下一波云端健康管理平台布局,要透过物联网科技,集成O2O资源,抢进客制化居家照护商机。